前言

人类大脑通过双通道 —— ” 语言 ” 和 ” 视觉 ” 处理信息,当两者结合时,记忆和理解效率能够显著提高。

面对不同的场景下的不同认知目标,选择合适的思维模式和匹配的视觉工具能够极大的提升理解能力、降低认知负荷。

举个例子,如果我们想设计一个智能水杯,这个场景下合适的思维模式是发散思维,匹配的视觉工具是思维导图

场景:新产品创意头脑风暴
认知目标:快速生成非结构化创意,激发团队联想
匹配思维:发散思维
匹配工具:思维导图
示例:
	- 中心节点写产品名称(智能水杯),分支延申关键词如:用户痛点、技术方案、竞品分析等
	- 使用颜色区分类别(如红色表示技术,绿色表示市场),使用图表区分优先级等
Gestalt原则:
	- 接近性:相关点子放在相邻分支
	- 相似性:同类功能使用相同颜色

Open: Pasted image 20250424002635.png

思维分类及工具选择

视觉工具选取原则

  1. 认知目标优先:先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(创意?流程?逻辑?),再选工具。

  2. 降低外部认知负荷:工具应减少大脑信息组织负担,而非增加复杂度。

  3. 匹配个体差异:对视觉敏感者用图表,语言偏好者辅以文字注释。

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

工作流

👉视觉思维工作流